第49章 全能新星(1 / 1)

加入书签

面前的男人很阳光,如果单说阳光这一点的话,现在的吴斯也无法比肩。 可能只有十七八岁的自己,与之有一战之力。 这些年经过这么多事,自己沉淀下来,褪去了青涩的同时,也不像当初那么阳光了。 而这人看上去没比自己年轻几岁,却仍保持着澄澈的眼神,和甚至有几分天真的笑容。 “我来介绍一下。”王老难得正经了一回,要是能把身上的痛衫换了就更好了,“这位是留学于极东医科大学,毕业回国后在沧海第三中心医院ICU工作两年的冉鸿飞。” “千手佛冉鸿飞?”穆灵妍忽然惊呼出声。 这怎么江湖诨号都整出来了? 千手佛是什么鬼。 冉鸿飞也是苦笑连连:“怎么都传到这来了?这只是同事们开玩笑给我起的外号,大家别当真。” 王老随后又向冉鸿飞介绍了自己二人,重新调整了排班。 小穆同学仍然是科住院,但每周终于有一天休息时间了。 而吴斯和冉鸿飞,都是每三天一个24小时值班。 其实还差一个人才能让这样的班不会轮空,每天都有一个人值24的班。 不过毕竟有穆灵妍在,白天的话还有王老自己,所以他也不想太过压榨二人。 特别是吴斯,最近发生的事不少,王老也希望他多些时间休息。 实在需要的时候就打电话再临时赶过来,反正基本上能独挡一面的医生,就没有敢在休息日关手机的。 吴斯对此也没什么抱怨,这份工作的特殊性,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深刻的理解了。 无论是在陪自己游玩,陪母亲逛街,甚至深夜正在睡觉,只要一通电话,父亲都要立刻赶往医院。 交代完排班之后,王老只留了句:你们好好相处,便再一次玩起了失踪。 冉鸿飞身体站得笔直,郑重道:“二位好,今后就是同事了,还请多多指教!” 说罢一弯腰,朝自己和穆灵妍来了个标准的九十度直角鞠躬。 大概是极东国求学的经历,冉鸿飞还稍微带着点极东国的行为习惯。 但是并不惹人讨厌,有礼的举止、自信阳光的面容,还有那双清澈的眼睛。 自己对他印象很好。 “指教不敢当,大家互相学习,精诚合作吧。”吴斯向他伸出了手。 冉鸿飞爽朗一笑,和吴斯的手握在了一处。 “不知前辈毕业于哪里,导师是?” 来了! 本以为来的是个清新脱俗的妙人,结果还是唯学历论吗? 吴斯的热情有些冷却下来,推了下眼镜淡淡答道:“沧海医大,我是本科学历,没有专门的导师。” 冉鸿飞先是一愣,随即居然一脸的敬意:“前辈能以本科学历考入三甲医院,现在又调到了精英汇集的超自然医院,肯定是能力极强了!实在让人佩服。” “……?” 这下轮到吴斯愣住了,仔细打量了冉鸿飞一阵,他才确定这人不是在说反话嘲讽自己。 是真的觉得自己了不起。 好家伙,毕业之后从医五年了,在这个圈子里听见吴斯学历,会有这种反应的还是头一次见到。 难得的是他本人还是位海归高材生。 如果说刚见面的时候吴斯对他第一印象是60分,现在一波猛涨到了80。 “起点低所以不敢懈怠罢了,我其实还是很羡慕你们的。”重新对他报以友好的微笑,吴斯饶有兴致地问道:“只是你这’千手佛’又是怎么回事?” 冉鸿飞苦笑摆手:“同事的玩笑罢了,前辈不要当真。” “这个我知道!”穆灵妍显然不愿意让冉鸿飞含糊过去,“我上学时规培就是在三中心,他可是当年的全能新星。尤其是各项操作的速度全都出类拔萃,加上对病人和家属非常关心,就被大伙称作千手佛了。” 不同于本科生的毕业后再参加规培,硕士研究生是上学期间就会规培,无形中省去好几年光阴。 穆灵妍当时在三中心规培,正好听说过“千手佛”的传说。 三人年龄相仿,还很投契,一个上午从业务探讨聊到人生规划,便熟稔了起来。 中午几人又一起吃了个饭。 只是值班不能喝酒,饭菜也只是食堂统一配送的盒饭罢了。 尽管如此,三人也都比较尽兴。 “吴哥,咱们这有picco(热稀释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吗?” “嘿嘿,识货,我刚来时也问过这个,王老前些日子申请的picco已经到位了,现在科里有一台。” 冉鸿飞面露喜色:“那可太好了,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没有picco真是不知道怎么干活了。虽然拿彩超也可以指导治疗,但是我不擅长啊……叫彩超科人来又很不及时。” …… 类似的对话一直在继续,甚至到后来小穆同学都插不进去嘴了。 原本吴斯让他先回去休息,轮到他值班再来,冉鸿飞都不干。 看来又是一工作狂。 热络的谈话直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终于结束了,直说的两个男人嗓子冒烟。 小穆同学已经完全沦为了端茶递水的小厮…… 就这,谈话还是非正常结束的。 因为电话又响了,急诊抢救室叫的急会诊。 自从上次癫痫少女的事情过后,只要自己上班,王老就干脆把会诊的事也丢给了自己。 这次也不例外。 匆匆来到抢救室,刷卡进入其中。 这里的抢救室吴斯还是第一次来,地方不小,但目前利用上的床位还不多。 进门一入眼就是四排纵列20张抢救床,左手医生办公室,右手护士站,简洁明了。 急诊是一个与ICU一样注重速度和效率的地方,患者虽不一定都像ICU那么危重,但绝对突出这个“急”字。 “ICU会诊,是哪个病人?”吴斯进门并不废话寒暄,直入主题。 他其实蛮喜欢急诊的,在这里从来都是有事说事,没必要的寒暄吹捧缺少市场。 能解决问题,就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与尊重,简单直接。 急诊医生闻言如释重负,赶忙介绍:“一号和二号床,你快看看吧,两个青年男性,血压勉强用药吊住了。但是心律始终不好,我建议用转运呼吸机直接拉到你们ICU进一步抢救,你看呢?” 那两张紧挨着的床,现在好几个护士在他们周围穿梭忙碌,还有一位专门负责盯着他们的心电监护仪。 看来确实情况危急。 吴斯赶忙来到床头查看患者情况,这一看不打紧,两人他竟然全都认识。 “我去,大秦和张胖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