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两难选择>第三百九十六章 两难选择(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div> 叶维本来想着乔大都督一家子如果要撤退,那得先派人进府做内应,稳定全家上上下下得情绪。同时在上京城外找个空院子,停放马车等撤湍物质,慢慢把乔宅的重要物品运出来,一切准备停当之后,一个时辰之内,遣散家中下人,离开上京,奔赴宁国或者与宁国接壤的丁辰县。这样的话准备时可以做到保密,撤退时可以快到元泰人来不及反应。

谁知与乔方商议时才知道,乔家的人口连鲁国公府的一半都不到。乔方有五个儿子,两个儿子带着家眷在魏州做官,两个儿子在军中跟着他打仗,儿子才十岁留在家里。乔方的三个女儿都已经嫁人了,婆家居然都是在魏州。上京家中还有乔方的夫人、妾室、两个儿媳、几个孙辈。乔方请叶维将家人护送到魏州两个儿子处,而不是送到宁国。

叶维这才理解乔方的用意,只怕他早就在谋划自己的退路,深耕魏州已经几十年了。如今他带着二十万魏州子弟“清君侧”,魏州本地官员自然不敢跳出来反对,更不能提造反二字,相反还只能力挺,否则难免有与自己沾亲带故的士兵牵连自己。对于乔方的家人而言,魏州只怕比大宁更加安全。而红鹰地人只需要暗中保护即可,也避免了乔方直接派兵的引人注目。

到了乔方的府上,叶维看见堂堂一国顶级将领,家中竟可用寒酸来形容。看来他到手的银钱确如传闻所言没有中饱私囊。

叶维心想,难怪魏州兵打仗不要命;难怪元泰皇帝盛钧要疑心乔方。有这样的对手,难怪大宁这些年很难占到元泰的便宜,反而总是被压制着。若是能与这样的对手化敌为友,消弭兵灾,也不失为一件善事。

叶维有条不紊地调整了计划,虽然要转移人更少,路线更短,但丝毫没有掉以轻心。

乔家不声不响地多了几个帮工,又不声不响地连着几有些车马进出。然后又如往常一样低调地陷入了沉静。

盛连科的属下去到乔家时,只看到了几个留守的仆人。一问才知道,乔老夫人思念魏州的儿孙,非要去看看。山高路远,儿媳们不放心,怕佣人们伺候得不尽心,便都跟着去了。

“回魏州省亲了?”盛连科一时拿不定主意,叫来盛渊商议。

盛渊闻言,欣喜道:“恭喜储君!这明大都督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准备放手一搏了!储君要早做决断,全力配合才是。”

盛连科问道:“为何不是畏罪潜逃呢?”

盛渊道:“逃?他能逃到哪里去?难道要带着二十万人去做山贼不成?他只有和魏州兵马在一起才有势力,安全才有保障。储君意下如何?”

盛连科下定了决心:“就按那晚咱们商议的做吧。”

盛渊霁然:“是!臣即刻上路,与大都督汇合商议。”

......

乔方行军速度极慢,事情可没少做。每到一处便召见当地的军事和行政主官,要粮要马要补给。理由就是老榆树地库里的粮食掺了假,各州府必须补足差额。否则大宁十万大军已在边境严阵以待,要是他们冲杀过来,魏州兵食不果腹无力抵挡,那这一路上最倒霉的还是各州府的百姓,战乱之下,官员也将不能幸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