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考一考(2 / 2)

加入书签

诧异间,李定安又退了回去,一手端着茶杯,又举起另一只手,朝着屏幕挥了挥,像是……不,就是在和他们打招呼。

还挺有礼貌?

一群人面面相觑:这人太怪了。

那正常人是什么样子?

就像旁边那位:从进门到现在快半个小时,眉头就从来没有舒展过,肢体语言也从来就没停过。

时而长嘘,时而短叹,时而攥拳,时而扶额……只要是稍有点经验的警察就能看出,这人很焦虑,也很紧张。

这位倒好,这摸摸,那看看,一分钟都没停过……嗯,就包括这会,他又拉开了一组单人沙发,好像在看地上是不是也有摄像头。

这感觉……就跟没长大的熊孩子似的?

拜托,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又知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

说不定出了这个门,你小命就没了……

一位女警察皱着眉头:“感觉这个年轻人……有点不正常?”

“哈哈……方主任,你都说他是年轻人了?所以恰哈相反,他这种行为,简直是太正常了!”

一位穿着便装,头发花白的老人笑了起来,“别奇怪,他就是出于好奇,甚至是从到了大门口的那一刻开始,就感觉哪哪都很新鲜,一直都在不停的看……而且直觉非常敏锐,大概率是察觉到有人在窥视,所以才会做出这些动作……”

老人稍顿了顿,“而且非常自信,潜意识中就没把走私团伙放在心上……嗯,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应该是对自己的安全并不是很担心,所以很轻松……”

这是自信吗?不,这是狂妄!

如果让他知道盯上他的是什么人,这些人又做过什么,保证他比隔壁的那一位还紧张,还忐忑……

大多数人都是类似的想法,而叶高山的眉头却皱的更紧了。

这人是不是人格分裂,还是情报处搜集的情报有问题?

就没有一处能和资料中的描述对得上号的,比如说沉稳,比如说谨慎,但你看看他这会在干什么?

就没见过性格这么跳脱,这么不安份的主。

对外勤而言……不,还要加上特勤,任务的难度无限增加……

正暗暗叹气,坐在主位上的张汉光开始讲话:“相关的资料你们都已经看过,说说想法!”

叶高山先举起了手:“我建议用于正则。”

“为什么?”

叶高山想了想,指了指下边的屏幕,表情很认真:“他很紧张,说明胆子小,所以应该很听话!”

“轰!”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同时也明白叶高山在担心什么:他除了外勤组长,还兼负“案情顾问”的特勤安保,相对来说,胆子越大,也就意味着不怎么听指挥,意外也就越多。

“还有呢?”

“看资料,称一声少年天才绝对没问题,眼力很高,能力也很强,也很年轻。但是,既然是‘引蛇出洞’,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

之前的那位女警察,也就是信息处的方主任很认真的思考着,“既然是线人,关键的还是要相互配合,但这位……嗯,感觉比较有主见,所以,老叶担心的不无道理……”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问一下!”

叶高山点了一下桌子,“左丰,你们是怎么做的前期调查?”

情报科的左科长翻了翻眼皮,刚要说话,又被张汉光打断:“这不能怪情报科……不能正面接触,时间又这么短,所以情报难免会趋于片面……”

顿了一下,张汉光又问:“还有没有?”

情报科的科长举了一下手:“我个人觉得,李定安要更合适一些:眼力能力都不提,只说他抓了何细仔,对走私团伙而言损失就不是一般的大。

而于正则就差了许多,他私扣的那些走私文物如果算经济价值,连龙纹大缸的零头都比不上。换位思考,既便出于报复的目的,走私团伙最先找李定安报仇的机率也更大一些……”

“我不认同左科长的观点!”

头发花白的老人发言,“而且又要回到我们之前的推断:涉案嫌疑人计划对这两人接触,只是为了报复?如果只是这样,找辆泥头车一撞,不什么都解决了?

那如果是拉人入伙,就要看谁的能力更强……但截止现在,我们内部都还没有定论,遑论走私团伙?所以才要试探性的接触,再进一步让两人分个高下,最后看谁更为合适。”

张汉光托着下巴:“这个好办,待会就考一下!”

老人点点头:“不过相对而言,李定安的心理素质要过硬一些。至少与嫌疑人接触的时候,露出破绽的机率更低……”

“但也意味着更不可受控:要知道,他到现在还不知道我们的具体计划……”

叶高山稍一顿,“他也不像于正则,本身就有很大问题,有立功赎罪的倾向。而且背景关系太复杂,所以,如果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不配合,我们怎么办?”

“那能不能做一下思想工作?看他的资料,比如捐献石经,比如与国博、故宫的项目合作,比如积极纳税等等,社会责任感还是比较足的……”

叶高山嘴角一扯,暗暗的嗤笑:天天和电脑打交道,你脑子也变成电脑思维了?

这次的计划说宽泛点是线人,说严谨点就是卧底,一个不好,小命就没了。

反过来再说,李定安一不缺钱,二不缺名,看信息汇总女人更不缺,而且正年轻,好日子才开始,他脑袋被门板挤了才选择当烈士?

所谓的责任感,无非就是荣誉,与其和警察合作,他和京大、和国博故宫等多合作几个项目,评个什么国家级的青年、劳模很难嘛?

方慧真是太想当然了……

张汉光也有些挠头:真实昨天甫一接触,他就发现了,李定安不但聪明,且既奸又滑,洞察力还极强。

想瞒住他,只当他是工具人使,根本不可能。关键的是,背景太复杂,没办法控制。所以说,方慧的建议还真就不是想当然,如果一旦选定李定安,他的思想工作非做不可……

思付间,他又叹了一口气:“代老师,您有没有把握?”

这位退休前是某局的预审专家,同时也曾是刑侦及犯罪心理学教授,理论实践双一流,张汉光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请出山。

“需要策略,所以要先摸一摸他的性格……但文字资料太过片面,最好还是近距离观察一下……而且最好是他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以及比较在意的某一方面……”

老人想了想,“但不能在这里,最好是在他比较熟悉,比较放松的场合中……你也学过心理学,所以也清楚,在不同环境,人会产生不同的预设心理……而心理素质比较强的人,测谎机也照样不管用……”

“明白了!”

张汉光点了点头,“我去安排!”

说着话,他就站了起来,然后不大的功夫,上半边的屏幕中就出现了张汉光的身影。

时间很短,也就几分钟,话也说的很直接:不管于正则用什么方法,待会见面后,激一激李定安。

然后,他又出现在下半边的屏幕里。

镜头中,李定安懒洋洋的靠在沙发里,看到张汉光,他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手里端着重新泡好的茶,他先是吹了吹,又吸溜了一口,然后才笑吟吟的问:“张处长,看够了?”

(本章完)

<!--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