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开什么玩笑?(2 / 2)

加入书签

林教授看了看:“这么大的玉板,好像只有玉笏沾点边……《礼记》:笏长2尺6寸,中宽3寸……所以尺寸倒是差不多,但材质不对!”

另一位专家也摇头:“纹饰也不对!”

所谓笏板,就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拿在手里的那块板子,一是用做备忘本,记一些朝奏的重点或是皇帝交待的要事,二是用来遮脸,以免冒犯天颜。

不过从唐朝起,朝笏就有了明确的等级之分:五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竹板或是木板。简而言之,唐以后就不用玉笏了。

再者,龙凤纹饰自宋朝起才逐渐流行,要说这是唐以前的玉笏,明显不符合礼制。

而且看上面的祥纹和小字,这东西摆明和木牌是一套的,所以,就挺奇怪……

一听两位专家这样说,赵总的心直往下沉。

其实他拿这东西来,就是想借机请行家给掌掌眼,结果是谁都不认识?

换种说法:不认识的东西谁会买?

他抱着抢救一下的心思,又指了指墨玉玄武:“那这个呢?”

林教授瞅了瞅:“机器刻的,估计就是专门为这牌子刻的……不过薰的时间倒是挺长,估计能有个五六年……”

一听“机刻”和“薰了五六年”,赵总的脸直接就跨了下来:新东西,后做旧的?

闻总一下就乐了:“哪淘的?”

“天元镇,花了十八万!”

一听天元镇,其他人就知道了,天元号称全国最大的古旧家具及文玩摆件交易市场。其中奇形怪状,五花八门,且叫不上名称,搞不清来历的东西数不胜数。所以,赵总完全是凭着赌一把的心思,买的这几样东西。

林教授又问:“卖主当时是怎么说的?”

“说是灵牌,还说是清朝贵妃神位……”

扯什么淡,贵妃牌位卖十八万?加个零都不止……

“不过也不算贵!”闻总笑着点头,“留着自个鉴赏吧,说不定哪天就能碰到行家……”

意思是也就能自个收藏,想出手,基本不可能。

除非碰到像他这种,想赌一把的买主……

“算了,我自个留着玩吧!”

不然还能怎么办?

赵总叹着气,就准备把东西收起来,李定安稍想了想,给郑万九使了个眼色。

什么意思?

这玩意,也是好东西?

那还犹豫什么?

“噌”的一下,郑万九的眼睛就亮了,手指轻轻的点了点木牌:“赵总,先别急着收,要价格合适,东西我就要了!”

嗯?

郑万九虽然是京城人,但经常在江浙一带晃悠,这几位都认识他,更交易过,所以也知道他的秉性:出了名的不见兔子不撒鹰。

别说不知道来历,连干嘛用的都不知道的东西,稍微有点看不准,他都不会出手。

换种说法:这东西,他认识?

赵总一下来了精神:“郑总,要不你先给解解惑?”

开什么玩笑?

别说不我清楚,就算是清楚,没交易之前能告诉你?

那不是缺心眼嘛……

郑万九摇了摇头,表情很认真:“赵总,不骗你,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是想着赌一把……”

赵总歪着头,表示怀疑:换个人,他说不定就信了,但换成郑万九……不可能!

闻总和林教授,以及那位潘总则是对视了一眼,又看了看李定安。

赵总没注意到,他们三位却看的很清楚:就是这位年轻的李老板授意,郑万九才开口的。

再联想到之前的内画壶,这几位不由自主的就想歪了:这位是……老郑的金主?

反正肯定是位不差钱的……

闻总使了个眼色,赵总也反应了过来,几乎没犹豫:“郑总想要?可以,五十万!”

扯什么淡?

眨眼前,连什么用处、来历都不知道,摆明要砸手里的东西,一转眼,就要五十万?

这何止是坐地起价,简直是穷疯了……

郑万九张嘴就要骂,却被李定安拦了拦:“郑总,别废口舌了,想要就付款,不想要,咱就走人。”

说完,他又叹了口气:怪只怪郑万九太心急……

稍一转念,郑万九也明白了:自己殷勤的过了头,让这几位把李定安当成了什么二代,合起伙来下菜碟?

行,都给我等着……

冷笑了一声,他取出了手机:“赵总,五十万对吧?来,付账……”

真买,而且连价都不还?

我靠,十有八九是要低了?

但要说反悔,绝不可能:这么多圈内人,而且还有知名的学者和专家,要是出尔反而,以后就只能在地摊、市场里淘物件。再想参加这种比较封闭的交流会,那是门都没有……

“好!”赵总叹着气,也拿出了手机,“但我有一个要求,交易完后,请郑总说说这东西的来历!”

说实话,他是真好奇……

郑万九没说话,看了看李定安。

“倒也不是不行……”李定安笑吟吟的,“但你得和郑总签一份买卖协议!”

赵总瞪大了眼睛:什么意思?

意思是老郑啥都不知道,但这位知道?

你不是金主吗?

越是这样,赵总也越是不安,其他人也越是好奇……好奇这到底是什物件,也好奇李定安的身份。

但都到这份上了,还能怎么办?

店里就有制式合同,潘总拿了一份,两人签协议,付款……前后也就五分钟,一式三样,木牌,玉板,墨玉玄武,已经姓郑了。

郑万九收拢着东西,赵总则一脸求知欲的看着李定安,其余几位也是分外好奇。

“林教授没说错,这只墨玉底座是机刻品,做旧后又天天拿香薰……还好,没把其余两件给烧坏了……”

李定安指了指木牌和玉板:“这两样都是对的,不过不是太老,还不到两百年!”

不到两百年,那就是晚清的东西。

赵总有些着急:“到底是什么?”

“发饰,也就是女人扎头发用的,所以你要说它是发簪,也没错!”

什么玩意?

赵总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问题了?

那块玉牌也就罢了,这块木板长足有半米,宽近有一乍,你说……这是发簪?

赵总怔怔出神,近似自言自语:“别说女人的头发了,你就是拉头驴……哦不,拉匹马过来,尾巴上的毛能缠几圈?”

他这神情和语气太过搞笑,李定安没忍住,笑出了声:“别说,这东西大部分的时候,还真就缠的是马尾巴上的毛……不过来历稍复杂些……”

稍一顿,李定安正了正神色:“不出意外,这两件东西,是道光的皇后,咸丰的养母、奕诉的母亲,孝静太后用过的……”

开什么玩笑?

也不止是赵总,在座的有一位算一位,全都不可思议的盯着李定安,跟看外星人似的……

(本章完)

<!--over--><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org</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