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草船借箭(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tpsge.info</b> 在离开了诸葛亮的营帐后,李归和秦如关在江边找了个地方,开始等待。

在此期间,针对秦如关提出的诸多问题,李归一律不予回应。

没办法,他实在是对这个女人有点怕了:她虽然性格善良、嫉恶如仇,可是那脑袋瓜子,实在太直了,李归不敢透露太多信息。

“反正只要最后能够确保她获得好处,那就得了。”李归心想。

然而,他越是这么不透露任何信息,秦如关就越是对他更感好奇,她恨不得用自己那柄关刀把李归的小脑袋拆出来,看看里面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幸好,还没等她付诸实践,正主来了。

太阳西沉,随后月薄星稀,诸葛亮准时出现,身旁跟着一名身穿对襟华服的中年男子,李归一眼便看出来了,那肯定就是鲁肃鲁子敬。

见到这两人出现,李归想了想,站直了上身,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给他们敬了个现代军队的举手注目礼。

诸葛亮和鲁肃见状,都愣了愣,用异样的眼光看了看李归,然后才登上了缓缓驶过来的草船。

李归和秦如关也紧随其后。

等上了草船,李归才发现,上面除了他们两个和诸葛亮、鲁肃,竟一个人都没有。

“那这船刚刚是怎么开过来的?”他不由得好奇地想道。

然而,还没等他研究出来,却听见鲁肃先开口提问了:“孔明先生,您召我来此,是作何意?”

孔明先生平静地回答:“特请子敬一同去取箭。”

鲁肃闻言,愣了愣,疑惑地问道:“去哪里取箭?”

孔明先生淡定地回答:“子敬,不用多问,到了你就知道了。”

说完,孔明先生羽扇一挥,岸边便传来了阵阵凉风,将草船的帆吹得呼呼作响,推着他们一行人向北岸缓缓驶去。

这时,李归才明白了,这“无人船”到底是怎么开过来的。

“这是......风属性的异能?真是神奇啊!”他不由得暗自心想。

而在他心想的这个时候,孔明先生已经径直地走进了船舱,坐下休息了。

鲁肃倒是在船头惴惴不安地站了好一阵子,见没有其他船靠近,方才裹了裹身上的华服,也走了进去。

等坐到了船舱内,鲁肃却依然沉默不语,只留得孔明先生在那里自顾自地饮酒作赋,高谈阔论,悠然自得。

李归站在船头,望着船继续往北岸开去,不一会儿,就到了江心。

江心的风要更冷一些,冷风袭来,他重重地打了个喷嚏。

船舱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片刻后,传来了孔明先生的声音:“外面风凉,我们也还有段时间,才会到达目的地。两位小友,你们不妨来舱内就坐,取取暖,热热身子。”

听到这,李归赶紧应了声“好”,没等秦如关反应过来,便躬身进入船舱。

看到两个诸葛亮和鲁肃两人,李归没有按照电视里演的那样,行跪拜礼,而是直接举手,选择敬了一个举手注目礼。

按理来说,这算是不符合上下尊卑的礼法的,然而孔明先生却是毫不介意,他笑了笑,示意他和随后进来的秦如关坐下,便朝着李归问道:

“小友,你这行礼的动作倒是有趣得很,我虽从未见过。不过,这动作看起来虽然简单,却隐隐体现出一丝庄重,是为何意呢?”

“这个是举手注目礼,一般用在军队中,表示对领导命令的认可......嗯,算是我们家乡那边的习俗吧。”李归想了想,斟酌着回答道。

“举手注目,军中之礼吗?这倒是有趣......”诸葛亮笑着评价道,却不再追问,只是为李归斟了杯热酒,便继续举酒属客,劝鲁肃多喝一点。

草船缓缓前行,陪伴它们的,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残月。

......

......

却说在江对岸的营地之中,曹操在榻上惊醒。

多疑的他迅速地坐起了身,将门外的许褚叫了进来,问道:“外头是何人在喧哗?”

听到丞相的问题,许褚连忙派人出门查看,不多时,便回来禀报:“报告主公,听说是江边出现了敌军的战船,正在朝我们的水军营地靠近。”

闻言,曹操顿时大惊失色,吩咐了许褚将文臣武将都喊起后,连盔甲都来不及披上,穿着便服便快步往岸边的寨墙赶去。

由于江上大雾弥漫,月色不显,曹操往南望去,只能见到无数的战船,上面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士兵。

“不好!这是贼军要夜袭!”

见状,他连忙下令弓箭手们射箭,在他的命令下,早已准备好的士兵们引弓而发,成千上万的羽箭射向了敌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