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爱国主义教育(1 / 1)

加入书签

(\u3000\u3000“阮卿,前番筹集资金,想必有人相助,卿列个名单,说明其特长,朕当酬其功。”\u3000\u3000有功之人,朱慈炫不能相负,要给一次效忠的机会。\u3000\u3000阮大铖回道:“臣代他们谢陛下。”\u3000\u3000点点头,朱慈炫求贤若渴地问:“阮卿,可有大才荐朕?”\u3000\u3000“陛下,大同知府马士英,助款颇多,兼具才华横溢,当可大用。”\u3000\u3000对弘光朝的首辅,朱慈炫还是印象颇深,背着南明灭亡的锅,但有一点是抹杀不了的,那就是壮烈殉国,气节比许多君子高得太多。\u3000\u3000跟东林党嘴炮相比,此人还是实干之才。\u3000\u3000思索了一会,朱慈炫说:“阮卿,朕到时会让他巡抚南边。”\u3000\u3000阮大铖闻言,眉头一挑,随后会意道:“相信他定不负陛下深望。”\u3000\u3000点下头,朱慈炫话题转到今日正事上。\u3000\u3000“两位卿家,朕将设立上书房大臣一职,管理各项军政事务,其职类似内阁大臣。若外出公干,则代表朕,为钦差大臣。”\u3000\u3000对乾圣帝的天马行空,黄道周早有心理准备,神色不变。\u3000\u3000阮大铖一愣,随即嘴角一弯,显得很惊喜。\u3000\u3000“黄师为教育大臣,下设教育部,主管教育全民化事务;阮卿为政宣大臣,下设政宣部,主管政治宣传工作。”\u3000\u3000提前通下气,主要还是让阮大铖安心。\u3000\u3000朱慈炫开始谈具体事务:“黄师,满桂等部家属很快要入京,成年人会安排去建设帝陵,但小孩的教育得先搞起来,以安其心。”\u3000\u3000“陛下,天津卫那边师资尚不足,得想办法征召才是。”黄道周提出现实困难。\u3000\u3000小冰河期的恶劣天气下,陕西行省至少得迁出三分之二人口,剩下的才能勉强活得下去。\u3000\u3000朱慈炫对此早有打算,数万皇族,计划第一批外迁。\u3000\u3000他轻松地笑道:“黄师不必多虑。皇族无营生的居多,他们基本读过书,到时朕迁陕西部分皇族来京,当可解决师资问题。”\u3000\u3000“陛下圣明。”\u3000\u3000黄道周大喜,乾圣帝的全民教育,摆明是挖士绅的根,师资也可招落第秀才,但总归不如皇族来得忠诚。\u3000\u3000“阮卿,你那政宣部,也可从中选择机灵的,充实政宣队伍。”\u3000\u3000“臣遵旨。”\u3000\u3000关于教育的事,朱慈炫曾跟黄道周谈过多次,这次主要还是跟阮大铖谈。\u3000\u3000他说:“阮卿,政宣部不仅仅要引导舆情,而且还要控制舆论。”\u3000\u3000“比如,这次公开处斩奸商,定有人肆意诽谤朕和朕身边人。卿就得发动百姓,让他们宣讲自身感受,将舆论扭转过来,让大家认识到奸商的危害。”\u3000\u3000见阮大铖神色一凝,朱慈炫笑道:“阮卿,与东林党争夺读书人之心,那是不理智的。百姓生活在底层,更能体会到朝廷政策优劣,他们站在我们一边,读书人煽动不了,就只能耍嘴皮子了。”\u3000\u3000阮大铖顿悟,笑道:“陛下真是圣明。今早,有个读书人说,陛下处斩粮商,分明是强夺其财产。臣找了几个人,与他争论,引来小百姓们共鸣,结果把那读书人给揍得鼻青脸肿。”\u3000\u3000“哈哈哈……”\u3000\u3000书房内众人听了,皆捧腹大笑。\u3000\u3000对付嘴炮,有时候就得来真格的。\u3000\u3000笑罢,朱慈炫继续道:“阮卿,政宣部的第二项任务,要为军队培养政宣委员。朕第一步计划,每一千新军设一政宣委员,以后政宣委员还要往下沉,以彻底掌握新军。”\u3000\u3000“哪怕其军事主官想叛乱,只要有政宣委员在,他也叛乱不了。”\u3000\u3000这真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u3000\u3000阮大铖信心十足地表态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培养出足够多效忠于陛下的政宣委员。”\u3000\u3000“不仅仅要效忠朕,还要效忠大明,效忠大汉民族。”\u3000\u3000效忠百姓,估计很难有人认可,朱慈炫理智地没列进去。\u3000\u3000他继续设想:“阮卿,得把国家和民族的理念,灌输到军队里去,建立国家和民族神圣的荣誉感,树立为谁而战的坚定信念。”\u3000\u3000“陛下,臣定当完成此任。让将士们为陛下而战,为大明而战,为大汉民族而战!”\u3000\u3000朱慈炫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又提醒道:“阮卿,任重道远,切不可想着一蹴而就。”\u3000\u3000“臣知晓。”\u3000\u3000跟阮大铖谈完,朱慈炫又对黄道周道:“黄师,不仅军队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也得进行,让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主义理念。”\u3000\u3000“那臣再设一课。”\u3000\u3000黄道周领旨,随后说起刘宗周:“陛下,臣与刘宗周深谈过,他愿意加入到全民教育事业中来。”\u3000\u3000刘宗周,字起东,别号念台,浙江绍兴府山阴人,与黄道周齐名的大儒。\u3000\u3000两人性格也相近,皆不通政务,有些迂腐。\u3000\u3000朱慈炫甚为好奇:“刘宗周在儒学上,也自成一派,肯放下架子,自毁长城?”\u3000\u3000黄道周笑道:“陛下顾虑得没错,臣与其争论许久,都没能让他改变主意。结果,小儿一句‘愿名垂千古否’,令他顿时改变主意。”\u3000\u3000“哈哈哈……”众人不由开怀大笑,再固执的名儒,也放不下名利。\u3000\u3000有两位大儒主持全民教育,阻力当减不少。\u3000\u3000正事聊完,三人在闲聊时,高时明阴着脸进来。\u3000\u3000“高伴伴,有何事发生?”\u3000\u3000朱慈炫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从没见高时明这样过。\u3000\u3000“陛下,王体乾来报,共有二十一本奏疏,为奸商求情。他们认为陛下用刑过重,对哄抬粮价,只需略作惩戒即可,请陛下收回处斩诏令。”\u3000\u3000听完高时明禀报,朱慈炫的脸色也阴沉下来,原以为把阉党捏在手上,不会再有人蹦出来,没想到还是有人玩那套训皇帝的把戏。\u3000\u3000“谁为头?”\u3000\u3000“前首辅韩爌,前吏部右侍郎曹于汴。”\u3000\u3000听到是韩爌,朱慈炫即刻联想到一个卖国团伙,便问道:“处斩的奸商里有晋商吧?”\u3000\u3000“是的,陛下,此次共查封粮铺二十四间,为十家粮商所有,其中晋商就有五家。”\u3000\u3000听到这里,朱慈炫顿时明白,韩爌和曹于汴都是晋商保护伞。\u3000\u3000他又问:“内阁什么意见?”\u3000\u3000“内阁未附处理意见,直送司礼监。”\u3000\u3000听到内阁甩锅,朱慈炫心中顿时一怒,喘一会粗气,方让自己平复下来,再问:“司礼监呢?”\u3000\u3000“陛下,王体乾认为不能退让,否则今后将一事无成。”\r\n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