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章 回京都(1 / 2)

加入书签

巴县悦峰北路13号别墅里,宁枫、陈萻一行四人在一起吃着早饭,窗外的风吹过,掀起了客厅的薄纱。

“萻萻假期有什么打算吗?”,宁枫问陈萻到。

“没有。”,陈萻咬了一口肉包子。

“那跟我们一起回京都吧。”

陆哲听完自家二爷的话疑惑开口:“不找点金手了吗?二爷。”

宁修禾停下吃东西的动作看向陆哲,“点金手是什么鬼?”

陆哲解释到:“他是股票界和投资界的一位神秘大佬,百发百中,从未失手。”

宁修禾也不明白那什么点金手到底是有多厉害,只是点头哦了一声就又开始吃早餐了。

“点金手暂时先不找了,老爷子昨晚打电话让我们回去,最近京都不太平,有些人坐不住了。”,宁枫接着刚刚陆哲的问题说到。

“好的,二爷。”

“爷爷打电话了?”,宁修禾睁大眼睛看向宁枫,“他肯让我回去了?”

“嗯。”,宁枫点头。

宁修禾高兴的合不拢嘴,虽然巴县的人都很好,但他毕竟是繁华京都长大的孩子,在这种贫困县待着还是很不适应的。

陈萻见众人都不说话了就问宁枫到:“什么时候走?我想在走之前去祭拜爷爷奶奶。”

“今天先去祭拜陈爷爷和陈奶奶,明天走怎么样?”,宁枫征求着陈萻的意见。

“可以。”,陈萻点头。

“我也想去。”,宁修禾收起了刚刚的得意,一股自责感又冒了上来。

“你的确应该一起去祭拜,毕竟是陈奶奶救了你。”,宁枫表情凝重。

“嗯。”,宁修禾眼神低垂,手指扣动着手里的筷子,像是一只做错了事情的小奶狗。

巴县的一个墓园,陈奶奶和陈爷爷是葬在一起的,因为陈奶奶不想让自己的老伴太过孤单,所以在很早之前就把陈爷爷旁边的墓地买了下来。

一排排的墓碑整齐的排列着,陈萻来到爷爷奶奶的墓前,宁枫和宁修禾站在陈萻的身后,陆哲则是站在宁枫的后面。

“爷爷奶奶,萻萻来看你们了。”,陈萻将手中的菊花放在了墓碑前。

宁修禾也将自己手中的花放在了陈萻的花的旁边,他始终微垂着头,不敢正视陈奶奶的墓碑。

“爷爷奶奶,你们在那边过得还好吗?”,陈萻双手捏拳,“明天我就要去京都了,可能很久都不能来看你们了,不过你们放心,我已经长大了,我会照顾好我自己的。”,她越说捏拳的手越紧,指尖已经快嵌入手心的肉了。

宁枫上前握住陈萻的手,试图安慰悲伤中的陈萻。

“陈爷爷、陈奶奶,我是宁枫,我会替你们好好照顾萻萻的,你们放心。”,宁枫对着墓碑保证着。

“我也会照顾萻萻的,陈爷爷、陈奶奶我叫宁修禾,当初要不是陈奶奶您救我,我早就死了,谢谢您。”,宁修禾不再低着头。

祭拜完陈爷爷和陈奶奶众人回到悦峰北路的别墅里开始收拾东西。

房间里,陈萻给彭磊发去消息:“彭磊,我明天先去京都了,等开学你来找我。”

“好的萻姐。”,彭磊回消息的速度很快。

陈萻又给台球厅的黄文斌发了一条消息到:“我明天就要去京都了,有什么要说的吗?”

黄文斌那边迟迟没有回消息,陈萻也不等他,扔下手机就开始自己收拾东西。

宁枫前来敲门,“萻萻,你收拾好了吗?需要我帮你吗?”,宁枫询问到。

“不用,我自己可以。”

“如果你需要帮忙就来楼下找我,我一直都在家。”

“知道了。”

宁枫刚离开不久,黄文斌就回消息来了,“到京都后万事小心,千万不要相信五大家族的人,特别是江家,一定要活着。”

陈萻摇头,这大叔还真是傲娇呀,面冷心热。

京都机场,宁家派来接宁枫等人的车已经到了,众人都上了车。

这里高楼林立,直入云霄;这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这里纵横交错的街道全是来来往往的行人,这里就是A国的首都,A国最繁华的地方:京都。

宁家本家别墅,宁老爷子出门迎接宁枫,映入眼帘的便是自家小儿子推着一个贴满贴纸的粉色行李箱站在门口,他的身旁还站了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姑娘,这个姑娘就是陈萻,宁枫手里的行李箱是陈奶奶几年前帮陈萻买的,她说这粉色的行李箱非常配萻萻,所以就执意把它买了下来。

“爷爷,有没有想我?”,宁修禾跑向宁老爷子。

宁老爷子则是直接忽视了这个不孝孙,用审视的目光看向慵懒而又随意的陈萻。他的小儿子他是非常了解的,那小子可从来都不会帮其他异性拿东西的,无关绅士礼仪,他只是不想和那些异性接触。

所以这姑娘到底和自家小儿子是什么关系?宁老爷子不解。

陈萻见宁老爷子一直看着自己就微微点头以示友好。

宁老爷子微笑着回应,只不过这微笑有点吓人,慈祥的过头。

宁枫不乐意了,他怕自家老父亲的态度吓到小孩,走到了小孩的面前,用身体挡住了宁老爷子看向小孩的视线。

宁老爷子眉头一皱,“挡什么挡?我又不会吃了她,怎么不介绍一下吗?”

“她叫陈萻,巴县人,今年刚高考完。”,宁枫介绍到。

刚高考完?这怕是个未成年吧,虽然宁老爷子一直想让宁枫赶紧找个女朋友,也不在乎什么门当户对,但也不至于饥不择食到对小朋友下手吧。

宁老爷子一脸鄙夷的看向宁枫,“你是怎么下的去手的!”

“爷爷,你在说什么?”,宁修禾听着自家爷爷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发出了疑问。

宁老爷子叹息一声,带着众人便进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