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品牌就得这么玩儿(2 / 2)

加入书签

一个人玩两个牌子,还经常自己双手互搏,自己和自己竞争。

这套路之深,把消费者都糊弄地一愣一愣的,压根就不给其它品牌机会。

一般人压根就不知道,VIVO和OPPO手机的老板是同一个人。

曾几何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能和三星、苹果相抗衡的只有VIVO和OPPO。

别看小米玩的早,别看菊花牌实力强,但是在智能手机的领域,VIVO和OPPO的销量常年霸占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要不是VIVO和OPPO力抗外敌,都没有小米和菊花牌做大做强的时间窗口。

即使是后来小米崛起了,雷布斯也只能在千元机的档次,走性价比路线维持一下他“布斯”面子。

由此可见,段巴菲把品牌玩得有多骚气。

所以在陆泽看来,做产品之前,必须营销先行,否则产品生产出来卖不动,那就搞笑了。

和森海塞尔合作也好,建立自己的声学实验室也好,都是为了给品牌脸上贴金。

当然了,投资声学实验室搞研发,也是为了有一天有自己的声学技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耳机产品,不在依赖森海塞尔公司。

就像苹果公司推出AirPods耳机一样,不仅直接秒杀了大部分耳机厂商,更是直接拉动了iPhone的整体销量。

AirPods那骚气的小白盒子,超强的无线蓝牙技术,分分钟就给了用户吊炸天的感觉。

就光为了这个耳机,不少人在买手机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买iPhone。

所以陆泽才提前布局声学实验室,就是为了出奇制胜。

这一代耳机可以借用森海塞尔的品牌名气,但下一代耳机就可以自己研发生产了。

到时候技术给上去,材料堆上去,做的贵一点也没关系。

反正和iPod一样,一开始不求销量,只求提升品牌影响力。

你越贵,大众就越觉得你牛逼,这就是消费心理学,必须牢记。

品牌就得这么玩儿,套路永远不过时。

汽车厂商出概念车,奢侈服装品牌推出T台走秀款,电视机厂每年都会突破液晶电视的屏幕尺寸,手机厂商玩什么柔性屏折叠手机。

其实本质上都一回事儿,就是在烧钱做品牌。

厂商们心里很清楚,这种朝前的技术或是产品,即使上市了销量也肯定没多少,一时半会儿绝对普及不了。

可还是每年投钱去做,为得就是让消费者明白,他们品牌是如何的牛逼。

只要品牌被认可,那普通的产品在销售时就会有优势。

陆泽虽然前世没做过硬件,但是对于玩品牌的套路,他也是十分熟悉的。

所以砸钱建声学实验室,就是为了玩品牌烧的。

至于声学实验室是不是尽快就有回报,那估计是想多了。基础科学的研究突破,哪有那么容易,能做点反工程的事情,陆泽已经很满意了。

就算真的要有回报,除非麒麟科技的声学实验室真的做出了技术领先一大截的全新产品,那品牌就彻底打响了。

就像是森海塞尔一样,每年光是靠品牌授权,都不知道赚了多少钱。

耳机界四大声学品牌,森海塞尔、拜亚动力、AKG和歌德,在品牌打响后几乎都有这种待遇。

但凡是和声学有关的3C电子产品,无不是想蹭四大声学厂的品牌名气。

陆泽当然希望能像乔帮主一样,尽早推出AirPods。

到时候说不定麒麟科技的声学实验室,就能跻身四大声学厂的行列,并称五大声学厂,闻名于世。

不过智能手机都没影儿,AirPods暂时就被指望了。

等陆泽切入手机领域,能提前整个普通蓝牙耳机出来,都算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这会儿也没那么强的需求,反正有个声学实验室摆在那儿,能不时地整出点先进产品,给MP3品牌做点面子工程就够了。

<!--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