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包子店选址(2 / 2)

加入书签

而且包子店的面积,要不了太大,10来个平方左右足矣。

如果是特别便宜的地段,面积还能租的再大一些。

陆泽首先把县城中心排除,那些地方,都只适合卖家电、品牌服装等高净值产品。

虽然包子利润也很可以,但一个包子店没必要去租太高大上的门店。

他绕着县城的路,又转了一圈,最终让他发现个好地方。

陆泽家去他所读的一中,所走的也是一条次繁华主路,两地距离也就几百米远。

这几百米路上,会路过陆泽以前念的第三小学,会路过县体育场,还有县第二菜市场。

菜场和体育场,就在两点中间位置。

在菜场和体育场之间,街道两边各有一排老旧店面。

其中,有些店铺还空置着。

在这个位置开包子店,再好不过。

每天去买菜的人流,和去体育场晨练的人流。

而且,在一中和三小的必经之路上,很多学生也会路过。

最关键的,陆泽记得这里还有一家油条店开着。

在这开包子店,人流肯定不用愁。

关键是如何把包子店的口碑打响,让大家都自觉过来尝鲜。

对于这点,陆泽也早有计划。

熟悉后世各种营销套路的他,完全不慌。

大晚上的,也打听不到找谁租。

陆泽骑车回家,打算明天白天再来打听。

回到家,父母房间门虚掩着,还亮着灯,隐约间能听到二人在说着什么。

最近这些日子,父母是不太可能睡得踏实。

陆泽没去打扰,直接回房睡觉。

第二天天刚亮,陆泽就被自己定的闹钟叫醒。

刷牙洗脸,直接骑了车出门。

几分钟后,再次来到昨晚看中的地方。

油条店早已经开门,隔了老远,就能闻到炸油条的焦香味。

这会儿,已经有早起买菜的居民,会顺路买几根油条回去。

天还没完全亮,油条店客人并不算多。

陆泽把车停在路边,走进了油条店。

这家店挺大,还有几个堂吃的桌子。

陆泽要了一碗豆浆,两根油条,一个炸糕,坐下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店里没有新客人上门,老板也闲了下来,就在陆泽对面坐下休息。

于是陆泽假装寒暄道:“老板,生意不错啊,这么早就有客人。”

“唉,都是辛苦钱。但凡有别的生计,谁愿意天天起早贪黑啊。”油条店老板无奈道。

陆泽也是感同身受,前世自己开第一家餐厅时,也同样辛苦无比。

餐饮本来就是勤行,而早餐生意,更是要辛苦上数倍。

但凡晚个几年,陆泽都不会选择开包子店。

哪怕干个卤菜店,卖个鸭脖啥的,都比卖包子轻松。

但现在是98年,人民群众离富起来还要等个几年。

现在,一个月才能吃的起几次卤菜,啃得起几次鸭脖?

就前世那些鸭脖大佬,都是04-05年以后,借着人民群众富起来的大势,才真正发展起来的。

这几年,也就是小打小闹瞎折腾而已。

做生意,一定要把握经济发展规律,顺应大势。

可不是随随便便拍个脑袋,就能成功的。

包子,在这年头才是快速崛起、做大做强的最好标的之一。

刚需,客户流量大,购买频次高,价格低、毫无决策成本,复购率直接拉满。

十几年后的大互联网时代,对最佳生意产品的各种特征描述词汇,在包子上都能一一体现出来。

论起投资门槛,资金周转和发展速度,在传统生意领域内,从零开始的项目,还真没多少能比得上包子店的。

要搞大生意,那也要等到01年之后,华夏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彻底开始腾飞以后再说。

现在大家都穷着呢,哪有那么多钱消费的起高附加值产品。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随便卖个包子,就一定能发财。

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经营方式。

思路不对,累死累活也就是赚个辛苦钱。

就像这家油条店,老板虽然赚钱,但也只是个辛苦钱。

因为思路不对,一直用小店生意模式经营,一辈子都做不大。

那岂不是要把自己套牢在这家小油条店,辛苦一辈子?

想到这,陆泽不由地看向老板,投去了同情的眼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