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现在1:1(1 / 2)

加入书签

总算这家酒店的服务不错,杨一斌入住之后,就给配了两名管家,全力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

不过像这种服务,全部都是要花钱的。

哪怕派车出行接送,这也都是记入账单的。

算是你花钱,我给你提供最方便的服务。

这个不提。

伦敦广告节召开地点离这里不远,选在了一家会场举行。

杨一斌痛苦地调整了一晚上的生物钟,做到了一夜没睡着。

等到困意到来后,已经是白天了,又勉强睡了一觉,可能睡着了有15分钟?

调整时差实在是痛苦。

他需要去拜访一趟巴巴拉·列维,为此还在昨天给列维发了封邮件。

今天他就收到了回信,约他9:55分,在一场创意分享会前见个面,地点是那个会场。

其实也是没营养的社交,但又是不得不去做的。

杨一斌带着保镖坐着酒店的专车,直奔会场。

让他吃惊的是,广告节主席巴巴拉是位五十多岁的西方精英女士,之前还以为是男的。

两人简单地聊了几句,相互恭维了一番,之后列维邀请他去听那场创意分享会。

“好啊,我觉得听听别人的创意,或许是个很好的主意。”杨一斌笑着答应了。

等进入会场后,列维邀请他坐在自己身边,还把身边的人解释给他认识。

其中一位是本届品牌娱乐类评审单元的主席Kristin Emhoff,是一位在广告领域颇有成就的女士。

她对杨一斌的广告居然还挺熟,主动站起来笑着跟他握手。

“您好,杨先生,很遗憾我们的评选单元没有您的广告参加,不过我看过您的参赛广告,我觉得用印象深刻这个词才能表达看到广告时的心情。十分期待您下次的作品能参加我们这个环节的角逐。”

“一定一定。”

这位很客气,杨一斌也客气地握手说道。

另一个是个大胡子,是平面广告下属的设计及包装设计的评审主席,名字叫Borja Borrero,看样子应该是中东地方的人。

两人基本没有交集,杨一斌从未设计过平面广告,所以只是客气地握手问了声好。

坐下之后,听台上的广告人探讨的是创意技巧的使用问题,不过她把技巧当了最核心的要素,却忽略了其他。

杨一斌越听越皱眉头,广告的确创意很重要,但并不是说技巧就可以取代其他。

列维看他似有想法,便低声问他,等台上讲完了,是否可以请他做个点评。

杨一斌并不推辞,直接答应了。

等台上的汇报人讲述完毕,巴巴拉便请杨一斌上台做评论。

杨一斌拿过话筒,说道:

“感谢分享您的想法,应该说创意往往跟技巧不可分割,技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讲好故事的重要手段。……我倾向于认为,创意理念可能更加重要,它往往是非理性的,某种想法突然跳转到你的头脑中往往带有偶然性,再通过技巧,我们可以把它表达的更好。”

“所以,本质上来说,技巧是服务于讲好故事的,我现在还是觉得讲好一个故事更加重要……”

他吧啦吧啦说了一堆,其实意思无非是说,理念第一,故事第二,技巧只能排第三。但因为说的比较委婉,并没人提出反驳意见。

行了,他表达舒服了,其他人舒服不舒服他不管。

到了晚上,伦敦广告节的开幕式正式开始。

这个广告节是世界五大广告节之一,成立于1985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