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故地重游(1 / 1)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下午,等到银行上班,方万力和方万水准备一起去办理还款。 方万英说她也要去,所以三个人一起去了银行。 还了贷款后,方万水便回了学校。 方万水走后,方万英和方万力又把八十万汇还给了王康明。 走出银行的那一刻,方万力突然感到身心无比轻松,如卸重担。 这时秋高气爽,碧空万里无云。 方万力伸了伸懒腰,感叹道:“真是无债一身轻啊!” 见一起走出来,却心事重重的方万英,方万力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问道:“姐,你怎么啦?” “没什么。”方万英淡淡地回答,“我想去以前的办公室看看。” 方万力心里明白,这几年来,姐姐始终没有忘记那地方。 这点,方万力看在眼里,明白在心里。 现在的办公室离那里不远,站在阳台上便可以见到那里。 方万英经常站在阳台,望着那里发呆,在刚搬过来的那段时间,还会站在阳台偷偷流泪。 她的心里一直没能放下徐才。 她很想念那里,甚至希望有一天能重新搬回那里。 可是,她觉得方万力是对的,至少,在当前条件下,不管从资金还是管理方面考虑,公司要发展,就要办实业,把公司和工厂合为一体才是最佳的选择。 而公司和工厂合为一体,必然不可能再回高档写字楼。 在这个转折点上,她还是想再去看一眼。 她想,也许看了,心情会好些。 “那我们搭车过去吧。”方万力说着,正要去拦的士。 方万英拉住他,淡淡地说道:“不用了,我们走过去吧,不远。” 两人一路没说话,方万英走在前面,方万力紧跟其后。他们沿着当年搬公司走过的路,走到高档写字楼下,方万英停下脚步,仰望高楼,她的眼角开始湿润起来,眼里闪烁着金华。 这里的一切都没什么改变,一切都那么的熟悉。 徐才的身影、公司刚成立的情景、搬出去的情景、还有方万庆放鞭炮被抓…… 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彷佛就在昨日。 每靠近一步,心情就更加沉重一层,往事不堪回首。 方万英又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大门口,停了一会,又折回来,道:“阿力,算了,不上去了,我们回家吧。” 没等方万力开口,从保安亭旁边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亲切地叫道:“阿英,阿力,好久不见啦。” 转过头来一看,原来是房东老李。 老李的办公室设在保安室旁边,这时,他闲着没事做,正要出来透透气,见方万英和方万力站在门口,便走过来跟他们打招呼。 “老李,您好!”两个人不约而同回应道。 几年不见,老李依旧容光焕发,依旧那么平易近人,依旧那么热情,他快步地朝方万英和方万力走过来。 方万英见老李走过来,忙用袖口擦了擦眼角,收拾了心情。 老李走到跟前,伸手拍了拍方万力的肩膀,笑道:“阿力,几年不见,你变化不少啊,成熟稳重了很多啦。” 然后又对方万英说道:“阿英,你也是,变化不少呀。怎么样?这几年生意还好吧?” “还好,还好。”方万英轻轻地回答道。 老李是过来人,社会经验丰富,是个明白人。他看着心事重重的方万英,心里猜中了几分,便直截了当地问道:“想念这里啦?” “我姐想过来看看。”方万力插嘴道。 “怎么不上去呢?” 方万英叹了一口气道:“不上去了。” “都到这里了,还是上前看看吧,或许会好点。”老李劝道。 “是啊,姐,就上去看看吧。” 方万英擦了擦眼角,想了一下,微笑道:“那好吧。” 三人进了电梯,来到八楼,之前的办公室已经改成了托儿所。 透过玻璃大门可以看到,除了形象墙改了,屋里的其它地方都跟之前的一样。 以前的总经理室变成了绘画室,一个年轻的男老师正在教几个小孩子画画,样品室里变成了教室,一个年轻的女老师正在辅导几个小孩子做作业,大厅是活动场所,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在大厅里追逐嬉戏。 方万英看得出神。 物是人非,怎不让人伤感? 方万英鼻子一阵酸,眼角有湿润起来。 前台小姐看到门外站着三个人,便开了门,走出来,很有礼貌地问道:“请问有什么事情吗?” 方万英这才反应过来,忙道:“没事,没事,就看看。” 老李问道:“进去看看吧?” “不了。”方万英低声地回答。 “阿英,所谓逝者如斯,来者可追。”老李和蔼地劝道,“你要看开点,事情都过了这么久了,你也该放下了。” 方万英转过身来,心情轻松了许多,道:“我没事了,老李,谢谢你。我们走吧。” 回到大厅,老李诚恳地说道:“阿英,你要是想搬回来,就搬回来吧,我这里还有一个空的办公室,给你优惠价。” “谢谢你,老李”这时,方万英的心情已经好了很多,“我们打算开厂,把办公室搬到厂里,不搬回来了。” “开厂?”老李惊讶道,“你们公司这几年发展得很不错呀?” “嗯嗯,这几年幸好阿力帮忙,公司已经度过难关了。”方万英欣喜道。 “真的?那太好了。”老李高兴起来,然后想了一下道,“正好我这里有厂房要出租,现在就带你们去看看。如果对我的厂房感到满意,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 “有点晚了,改天行吧?”方万英问道。 “也好,现在去确实太晚了。”老李道,“你们看什么时候有空,我有车,我去载你们。顺便拜访一下老赵,这几年忙着搞厂房,都好久没跟他聚一聚了。” 说到老赵,老李停顿了一下:“对了,他都还好吧?” “嗯嗯,老赵挺好的,也挺照顾我们的。” “那就好,那就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