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 下山!(1 / 2)

加入书签

论,本想避而远之,才选择下山,结果事与愿违的是什么感觉。

迟到的林飞弦将剑收回暗金属色的剑鞘,这剑正是那把曾经满是魔气的诛邪——此时正流转着骄阳般夺目闪耀的金光,丝毫看不出一点邪佞之感。这样看来,这剑的美感与雪杀也算不分上下。

林飞弦通常都将诛邪剑藏着掖着,不会拿出来示人,尤其在自己的弟子面前,因此让池生有些惊讶。

惊讶的目光便与林飞弦对上了。

林飞弦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怎么?有话说?”看似漫不经心,池生却感觉出了几分故意的味道。

没事。

就是您不该出现在这。

他心里默默道。

基于昨日的胡言乱语,虽然此时池生的兴致稍高了一点,但还是觉得,若是由临澜君带队,似乎情况会比现在好一些。

要说是临澜君临时有什么事,池生其实是不信的。

从昨天池生当着对方的面儿说了那番话后,他本以为林飞弦也会与自己一样,暂时对他眼不见为净——却恰恰相反。

池生:“……”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误解了,不过他感觉林飞弦似乎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反而更加……

他及时打断自己的多心,决定不要再去想这个问题。

眼下的九百九十阶崇云梯,直下云霄,拨开薄雾蔼蔼,便算凡尘。

池生一步一步地往下走,想到几个月前自己正是从凡尘入仙境,此刻却又要落回人间,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恍然间,他回头一望。

拂尘门两侧镌刻着字迹。

途仙境灵,清修入道;

天问修远,求索行侠。

但灵山的建门之旨,这意思究竟是避世还是出世,怪不得会引起师门内那样激烈的争辩,还真是玄妙莫测。

离开但灵山后,众弟子御剑而行。

透过眼前浮云,向下望去,可瞧见山下的繁华城镇鳞次栉比,乡村内江流交错,梯田层层,俨然一片闲适恬静之风,是蝶谷与但灵山都没有的景象。

这就是凡尘啊。

池生低着头往下望。曾经自妖山被人带上师门,也如这般在隔在云层上,望着之下的景色,如今隔了这么久,再度望见,心境有所差别,感受自然又是别具一格。

池生控制了一下剑飞行的速度,尽量让自己吊在队伍最后,挑了一个能清楚注视到林飞弦的角度,然后开始胡思乱想:但灵山收纳弟子在师门内仅三年时间,三年过后,不论是否得道修成,皆要出师,那就预示着,他不远的未来就要进行选择——离开但灵山后,是回到蝶谷,还是在凡间混入人类中栖息生活?

当然,如果可以在三年后学有大成,修到林飞弦那样的境界,就也可以准备渡劫,入仙道。

然而这对于池生来讲简直是异想天开。

如果可以,池生内心深处的意愿是,如果能一直在林飞弦身边,那就去哪里都好。

……这似乎比三年后准备渡劫的难度更大。

他突然感到有些茫然,放空思绪之时,就听身边李落师兄似是轻叹了一声:“天下偌大,谁能想到咱们脚下,天的这边还是竹篱瓦舍、小桥流水,到了天的那边,便是断壁残垣,一片荒凉了呢?”

李落的感叹不是没有由头。

根据池生了解,此次他们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名叫永乐镇的镇子,不日前突起了一场瘟疫,患病之人,神态迷离飘忽,举止诡异邪祟,轻者无意识疯笑,重者则如饿狼般撕咬殴打身边人。镇外的道士们说其是被鬼祟缠身,乃是大厄,当地官员当道士神神叨叨,不予理睬,认为是某种令人神志不清的传染疾,随着患病人愈来愈多,状况愈来愈严重,这才意识到道士们所言有理,请他们来除鬼祟。

然而道馆的道士能力有限,算算命做做法已是本职,去捉鬼除祟则是有心无力,一来二去地求,最后求到了但灵山——便是池生那日在临澜君办公大殿撞见的一幕。

转眼间,池生发现云层下的景色开始有了不同。正如同李落说的那样,分明之前脚下还是小桥流水,一片闲适安宁,飞过一阵子后,就突如其来了一道阴祟之感,空气中带着淡淡的血腥和恶臭味,向下一看,镇中破败荒废,如同一座死城。

城外连着一条干涸枯死的河床,堆积着森森白骨。听说患了瘟疫之人的尸体都被扔在这里,一般肉身化作白骨都需要两三年之久,可这些尸体刚被扔出来几日,就已经成了枯骨,看来城中疫病的情况的确有异。

只看了一眼,就撇开目光,李落秀眉轻蹙,不忍道:“这些百姓死去后连墓碑和坟地都没有,就这样堆在河床中,死后灵魂若是不息,怕是及其容易凝聚成怨鬼,几年后又是一桩麻烦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