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鞑靼公主到了(2 / 2)

加入书签

“太子让儒家自上而下改革。莫不是指心学吧?”当过国子监祭酒的谢铎喜欢开学院教学生,学生遍布朝野,在士林中声望极高。振臂一呼,比丑闻缠身的孔府更有号召力。

王宗彝翻着报纸又看了一遍。太子如王老所说,把朝政看得极透,难怪汪直生前的信中对太子赞赏不绝,希望他有机会能助太子一把。

“我等还是不要插手朝政了。谈谈鞑靼吧。真担心太子看眼馋阴山以南的土地和鞑靼言合。”王宗彝开了开玩笑。

周经直言:“今年北方又缝旱灾。鞑靼的情况同样不好。我甚至怀疑达延汗能不能支撑一万铁骑助土鲁番攻占哈密。”

“达延汗在亦集乃。土鲁番满速儿不愿意听从他号令,达延汗或许会袖手旁观。”

“金帐汗国和瓦剌闹什么呢!我不信卜六王敢撕毁和太子府的盟约。太子殿下的爆脾气在草原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太子暗中偷偷地让蒙古人和百姓通婚。其中有卜六王手下的几位千户、百户。他们几人已经归化大明,拥有大明户籍。只要子女出生在大明,将来有资格参加科举。太子这招釜底抽薪厉害!”

“青土城到底有多少归化的外族?”

“这话说的不对,什么叫外族!应该称呼为大明蒙古族人。”

“说起这,我听说太子同意伊教在京师修建寺庙?还想拜阿訇学习知识?”

“太子……什么都信。”

其余四人聊的热火朝天,王恕佯装愠怒,“别偏离议题了。一个时辰一百两,想要打劫太子也不能这般无耻。议议,到底要不要往土鲁番派兵。”

朱厚照请教顾问团的时候,每小时支付一百两。五人就是五百两!内阁知道了估计得哭。

“大孙子,去前面会同馆瞧瞧土鲁番使臣到了没有。”王恕把孙子打发出去。

“哈密易攻难守,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太子送来的土鲁番堪舆图上有山脉?诸位以为在西面修条长城如何?”

“似乎……可行。”

-------------------------------------

“父皇能过个祥和的万寿节了。万民贺寿的节目可否安排妥当?”朱厚照笑问刘瑾。

刘瑾头如捣蒜:“小爷放心,奴婢都安排好了。”

“和异族通婚就像套种一样,看着奇怪,其实没什么不好的。现在朝廷放宽了户籍,只要缴纳一定的税银或者让乡老提供十年的常住证明,允许在当地附籍。能跑到我们这来的异族,都有点能耐,娶了或者嫁了不亏。管他什么族的人,只要孩子生下来能拿到我们这的户籍,就是自己人。”

讲师刚说这话的时候,会有顽固的乡老辱骂诸如“混淆血统、死后无颜见祖宗”的话。讲师多说几次后,不管百姓心里认不认同,至少态度上反对的不是很强硬。

与此同时,民间出现了五胡乱华、唐朝多异族、宋朝南北汉人分裂、洪武朝山西移民等历史科普。百姓们知道原来汉家血统早就不纯了。

一体党又安排归化的朵颜三卫、鞑靼人娶亲或嫁女,聘礼和嫁妆普遍给的很高。首批通婚的相貌堂堂,收入很体面。引得民间改观了与异族通婚的看法。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