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齐福楼查案(2 / 2)

加入书签

宋眠站在齐福楼脚下,望着高达四层,装潢大气奢靡的酒楼,她在西南可没见过,半年前刚到京都,就听闻齐福楼大名,平时马车行至玄武大街也见过几眼,却迟迟没能来这里吃喝。

今日难得有次机会,变成萧长漱也挺好,总能假借办公之名,去各种地方。

老板见来者是大理寺少卿,又是熟客唐秋展,立即上前亲自领着他们上四楼。“唐大人,还是老地方。”

“怎么走哪儿你都有自己的包间?该不会挪用公款消费吧?”

面对宋眠的审问,唐秋展立即澄清自己绝对没有擅用公款,全是自掏腰包。宋眠也不再追问,二人来到雅间入座,老板派跑堂将那日所有消费名册找出来,并呈给唐秋展。

“唐大人,咱们齐福楼三层提供雅间服务,共计十八间,这册里的名字只是当日预定房间的客人,以及所到宾客人数,至于这些宾客他们叫什么是何身份,我们便不得知了。”

唐秋展接过册子,“行,你先去忙,我们若有疑问,便问他。”唐秋展将跑堂的留下。

老板应了一声,便离开了房间。

想起昨日萧长漱叮嘱的不能让此案泄露一丝一毫,宋眠觉得还是谨慎为好,便让云青去外面守着,不得让其他人靠近。

“尸体是在前日四更时发现,昨日清晨报的官?”

“是。”

唐秋展翻开册子,找前日预定三楼六号房的名字,跑堂的在一旁提醒,“大人,前日齐福楼承办了一个诗会的宴席,预订了四间房,也就是三楼的三四五六号房间,因为都是同一人预定,我们便只记到了三号房上。”说罢,替唐秋展翻到三号房的那页纸。

“孙池……”唐秋展觉得这名字甚是耳熟,却不能一时半会儿想起来。

跑堂又提醒:“他是孙太师的大公子,也是齐福楼的常客。”

“我倒是和他不熟,只不过听闻他喜好诗词,隔三差五就会邀几个好友办个小诗会啥的。”唐秋展低头看了眼册子上记载的人数,“那日竟来了四十余人……”

“是,那日人比较多,来来往往的可能还不只四十个。”

“所以具体有哪些人,你们也不清楚?”

跑堂点了点头,宋眠觉得事情变得有些棘手,如果始终没有人来大理寺认领尸体,那么要在这四十多个人中,找到尸体的名字身世就比较麻烦了。

“那这么多人来往,竟没人发觉尸体?”

“因为前晚三楼举办诗会,孙公子一行人又兴致高昂,场面很是嘈杂,加上那晚喝醉的人不少,大家也没特别留意某一个人。他的尸体都是我们第二日清晨来打扫屋子才发现的。”

宋眠对唐秋展道:“那说明他是一个人来的,如果跟着好友,不可能会到第二日才被齐福楼的人发现。”

唐秋展表示同意,起身:“咱们去六号房看一看,说不定能找到一些线索。”

几人又跑到三楼六号房,因前日这里出了命案,在还未破案前,六号房暂时被封起来,只有大理寺的人能够进出。

屋子里还残存着未完全消散的酒气,可想那日参加这个诗会的人喝了多少酒。真是打破宋眠对文人雅士的固定认知。

唐秋展在房间内的地毯上找到的几点血迹,也是昨日确定过尸体伤口留下的。这和史料记载的莲花弩行凶,出血甚少也相一致。

“房间内没有打斗挣扎痕迹,想必凶手行凶时,男人已经喝醉。”

唐秋展检查了房间一圈,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宋眠经过窗户时,注意到桃木窗柩上有零星暗红色,她走近瞧,是粉末状的东西。于是便用手指轻轻沾了些凑到鼻尖闻了闻,好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