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一次上朝(1 / 2)

加入书签

箫长漱黑脸回来,正巧碰上宋眠笑脸出来,“这么晚你去哪儿?”

“去清竹苑睡觉啊。”

“你不是不喜欢那儿。”

宋眠不喜欢那里,是因为箫长漱睡的床都太硬,但是这几日睡风铃苑长榻,夜夜都有一个半个时辰在地上睡着。

“我让阿绿给我换了个大软床,现在很满意,早些休息吧夫人~~~”

宋眠正准备走,忽然想起自己竟把重要的事情忘了,回头:“算日子,我月事马上来了,侯爷切记饮食忌凉忌辛辣。”

月事......箫长漱心情变得更加沉重,做女人真是麻烦。

果不其然,新床大且软,让这阵子没睡好的宋眠一觉到天亮,箫长漱因以前每日上早朝,早醒已是习惯。

他起来散步,围着莲池转三圈了,清竹苑那厢还没动静。

“快叫侯爷起床,该上朝了。”

宋眠被云青抓起来时时还在做梦,箫长漱站在云青身后,指点着他为侯爷穿朝服戴礼冠,宋眠嘴里还呢喃着蜜酱烧鹅......香酥烤鸡......

箫长漱脸一沉,“拿杯水浇醒她。”

宋眠清醒过来时,自己已梳洗完毕,坐在去皇宫的马车里,二人离开前,箫长漱将昨晚写好的奏折交给云青,“侯爷昨日落在风铃苑了。”

云青双手捧着奏本,走之前侯夫人叮嘱要等侯爷清醒后,再将折子交给他。

他看了眼眼前的侯爷,拉长着身子毫无形象可言的在自己对面伸懒腰。

这和自己曾幻想的玉树临风安宁侯,多少有些差距……

大庆殿内,大臣将公事一一汇报完毕后,轮到宋眠,第一次上朝难免紧张。

她握着笏板深吸了口气,再长长呼出,走到大殿中间跪下。

这短短几步宋眠敢说,是她长这么大,走得最沉稳大气的。

将奏折交给太监,宋眠躬身:“启禀皇上,臣奉旨所调查的广福寺大火及翠山爆炸两案,已有初步进展。”

皇上接过奏折仔细浏览完后,颇为震惊,但却未在脸上显露,合上折子,放置一边:“甚好,萧爱卿留下,其余无事散朝。”

待众人从大庆殿内全部退去,皇帝起身拿着奏折走过来,“你的意思是广福寺大火乃人为,并且是为了引出藏于翠山的黑火药?”

“回陛下,广福寺人为起火已被证实,臣已在寺内找到物证,只是纵火之人目前还在潜逃中。广福寺大火是为了引出翠山的黑火药此种猜测,这只是臣的推断,还需进一步调查。”

皇帝对宋眠的办案效率很满意,小声道:“此事前朝朕与你大理寺知晓就好,其他人暂且无需透露。”

“臣遵旨。”

皇帝点头,示意宋眠可以退下了。

“那臣先告退。”

“对了,宋眠?”

皇帝刚开口又打住,人老记不住事,不太确定箫长漱的妻子叫什么。

宋眠吓得差点没站稳栽殿门槛上,她立即扶住墙,错以为皇帝已知道她和箫长漱的秘密。

还在拼命思索该如何向皇帝请罪,却不料皇帝在后面说道:“爱卿夫人无大碍吧?朕忽然记起她那日也在广福寺。”

宋眠抚了抚胸口,和皇帝相处真是提心吊胆,她回身再次拱手,笑得十分僵硬,“回陛下,内人无碍,劳烦皇上废心了。”

“朕也听过流言,传你与她夫妻不和。”皇帝语重心长:“长漱,当年朕将她赐婚于你,本就是为保你能在这混乱党争中,不被过多牵连,以慰你九泉之下的父亲。”

“臣都知道的,陛下。”

果然连皇帝都知道,箫长漱对自己不好,瞅瞅这倒霉玩意儿。

“你自幼母亲去世的早,不知道如何疼人也实属正常,感情这种事可以慢慢培养,只是也需要你自己敞开心扉才行。”

箫长漱不会疼人?宋眠内心呵呵一笑,柳盼都快被他惯上天了。

“臣以后会好好待她,不辜负陛下的心意。”

皇帝觉得箫长漱这孩子小病几日后,嘴巴变得招人喜欢了不少,甚是欣慰:“下去吧。”

“是。”

唐秋展本想散朝后同宋眠一路去大理寺,只得先退出在殿外等候,只见二皇子刘瑜朝这边走来。

“拜见二皇子。”

“诶,我俩交情私下不用这般在意礼数。”刘瑜扶起唐秋展,“方才听安宁侯说,广福寺大火一案你们已有眉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